外部原因
东欧各国为了留住外流的人才费劲了力气但成效并不显著,可见没有铁腕手段仅仅靠经济激励,是无法达到控制人口流动的目的的。而中国,就好似一个铁桶,改革开放40年但在人口的范围内,还有许多的开放工作。
内部原因
● 看重教育水平,博士生去做行业研究,研究生去做券商分析师。
● 性别也是重要因素。实习招聘里会写明“男生佳”“女生佳”这类非常令人不舒服的字眼,我对我身边十分biased/skewed样本的观察是,同等资历的男生和女生,女生最终的去向会比男生低一个档次;
● 学校是决定性因素。清北复交,985,211,海外top10/50/100/200学校出身的每一名选手都与最终找到的职位有紧密的线性回归关系;
● 证书很有用。在岗位描述中往往会有一行“CPA/CFA/注会/司法考试通过者优先”(以及不得不吐槽,应届生里面就没有所谓的‘CFA通过者’,各大公司的招聘还是要写的更严谨一点);
● 看重实习经历;
● 需要面试综合素质;
● 时间表和录取渠道方面,往往有暑期项目,校招(1、2月份开始),以及通过3-6个月长期实习后录用。
多样性 / Diversity挂嘴上
不过有一点要有谱儿,在投行的世界咱们亚裔并不算少数族裔,美国可能有25%的投行从业者是亚裔,比例明显高于人口中亚裔的占比。所以想要通过什么少数族裔项目进去那是不可能了。只有你是个女生,可能还有一点点录取率上和机会上的性别优势,这和国内情况正好相反。
教育水平重要,本科生和MBA才是标准
目前的投行大部分的校园招聘是本科生进入analyst项目,大约占所有人数的80%+,少数MBA毕业生进入associate项目,大约占人数的不到20%。
那咱们最喜欢的研究生呢?好像,不在目标候选人群当中。所以许多同学出国前并不知道这个状况以为和国内招聘环境相似的,就吃了一个大大的亏,等回过神来发现要剑走偏锋另辟蹊径,才能够在本地投行占得一席之位的时候,往往已经晚了。
不过在国外读完研究生回国做投行,香港或者北上广,外资投行或者中资券商,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道路。
女生友好型环境
美国本地的女生想做投行的不是很多,每年申请人当中只有不到20%的女性。但由于对多元的追求和外界给予的舆论压力,大投行每年都很努力的提升女性职员的比例。我们公司今年招收的analyst当中就有将近一半的女性。
不到20%申请,将近一半录取,不能再好的套利机会了吧?
学校是/不是决定因素
而如今信息化时代,所谓的“目标学校”更多是一个主观的意愿而不是客观的限制。几乎所有同学只要对投行感兴趣,即使你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州小村小学校,也有渠道去了解这个行业,有渠道去申请。
同时投行主观上也意识到只招收一种人对于商业其实也并没有利。回到第一点diversity的问题。我们投行的理论是:我们的客户是各种各样的人,那为什么我们的分析师必须是同一种人?这不科学。只有招到所有背景、所有学校、地区最出色的那一批人,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客户的需求。
这可能是更先进的人才选择观念。只可惜,仍然有太多雇主仍然需要各种名牌名校傍身的选手,来凸显自己的身价。
证书没有其他因素重要
举个例子说,CFA证书,可能在行研或者做资产管理的领域非常受到认可,但超出了这个范畴,就更多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。
最重要还是业务水平,你做过多大规模的交易?是什么行业的?你建了什么模型?你是如何和客户保持亲密的关系、是否有炉火纯青的社交技巧?这些可能在招聘过程中比一纸证书要来的有说服力。
看重实习经历
“大公司招人的时候好像要找一个全才,但到了实际工作岗位或者在实习中,我们做的日复一日都是些重复的工作。”
可是同学们,如果从人力的角度上看,所有候选人都是学校出来、都是没有经验、什么方面的才干都没有,我们又如何成为让他们另眼相看的那一个呢?
此外,所有工作对于新人都是一样的枯燥重复,但我们从学生时代就不断提升自己,从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第一份工作,而是为了找到我们最后一份工作,以及让我们在进入职场后能够走得更远,不是吗?人力和未来老板也是从这个角度来找他们认为最适合、会在这个岗位走得最远的人。
实习这么重要,因为老板会想:“她即使不是这个专业的,却还做了相关的实习,她一定是真的对此感兴趣,付出了额外的努力。”以及:“她虽然来自中国,却在本地的这家公司做了实习,证明她来我们这儿也会适应的很好。”设身处地从未来雇主的角度着想,倒推着去寻找合适的实习,是找工作的一个上策。
面试综合素质
国内由于竞争激烈,普遍需要有更多轮面试。在国外找工作的话,就没有听说过什么群面,基本一进入面试环节就是一对一面试了。
而且非正式环节的面试(informative interview)和各种聚餐活动,也是海外求职的一个特色。国内的招聘季从千人宣讲会开始,HR这么忙不会单独约你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和你聊职业规划之类的。
从面试过程本身来讲,我也经历过国内的面试,一般来说落落大方、行业知识渊博就可以。在海外求职,面试时更需要一些“套路”,比方说开始前的寒暄很重要,但留学生求职者往往会不重视。海外求职时必须准备好的各种“行为问题”,在国内也只有少数外资会用。
另外有一点,和整个文化大环境相关。国内求职者往往要表现的谦逊,而在海外求职,则得显示出你的自信,这一点当你不是在用母语交流的时候,往往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关,可以说大多数人都倒在这里啦。
有一个小诀窍,我当时也这么做,就是如果怕麻烦朋友陪你mock interview,那就用录音功能把自己的回答录下来,反复听反复练,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你会被自己的答案尴尬死,但自己听总比面试的时候被面试官听了要好多了。
不是现在,就是错过(Now or Never)
所以是否知道各家公司什么时候开放申请,什么时候截止,就是生命线。这也是研究生海外求职不占优势的一大原因:整个学位只要两年,那就是说一开始到国外就要开始找summer intern了,这对于各方面都还在适应期的留学生来说,未免太为难。
国内也有所谓夏季实习生、秋招、春招之说,但在金融行业,可能外资银行严格遵守,本地的券商还是很依靠长期的实习生转正,所以毕业之前三个月开始实习都没有问题。但在海外的各位还有身份问题需要担心,OPT申请和工作签证的抽签等等,这方面要比本地学生面对更多的压力、需要更早做准备。